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杀入阿里全球决赛、拿下621分,姜萍为何只上了中专?人才选拔应学新加坡


希望每一个被综合成绩耽误的人,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新加坡留学1对1咨询

领超值惊喜留学礼包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 江苏17岁中专生姜萍以第12名的成绩晋级 。进入决赛的前20名选手中,除了姜萍,其他人都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知名高校。


801名进入决赛的选手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22岁。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女生姜萍预选赛拿到93分,是这项赛事举办以来第一位进入决赛的中专在读生。


竞赛究竟有多难?

曾就读清华基科班研读数学的学生:

"只停留在能看懂题目,写个'解:'的程度"

由阿里巴巴公益、达摩院举办的这项竞赛以不设报名门槛、趣味性著称,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数学竞赛。

决赛的试题难度堪比全球顶尖数学专业的博士资格考试。将于22日0时至24时举行,选手可选择任意连续的8小时作答,获奖者可分享400多万元奖金。

以下是2024年预选赛的题目之一,大家可以感受下难度~


实际上就算对数学不了解的普通人,只要看一下决赛入围名单也能了解到其难度和含金量。



姜萍读中专没上高中

是因为偏科?

姜萍报考中专并不是因为总分低。相反,网友扒出的当年成绩名单,姜萍的中考成绩621分,并不低,能报考当地的重点高中。


"姐妹俩平日里互相照顾,女儿中考多少分、填报什么志愿,她俩商量得比较多",姜萍爸爸透露。


姜萍和姐姐两个人的成绩都不错,两姐妹都考上了高中,因经济原因选择去读中专。



与其平均用力补短板

不如专心致志拉长板

当初偏科的她考上了普高,却最终选择就读中专。"读中专后自己能安下心来探索数学世界"。她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人们对中专的刻板印象,证明中专生同样可以拥有无限可能和精彩未来。



兴趣?天赋?努力?

光环背后并不轻松。没有优越的学习资源。需要平衡服装专业和数学的时间精力。"课余时间当大部分同学放飞自我时,姜萍却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有时做题到夜里一两点钟"。


名次是个结果,真正的快乐还是持续做自己喜欢的事。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姜萍成为一匹闯入决赛名单的黑马,其导师王闰秋功不可没。"初中时就有一点兴趣,高中更深一步了解高等数学。当时是第一次月考数学考的比较好,数学老师找到我,问我对数学有什么想法。我们都感觉彼此对数学特别有兴趣,然后进一步接触到高等数学"。

她对数学的敏锐从初中开始,进入高中后,她的数学成绩引起数学老师王闰秋的注意,建议她从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开始,当她对其中复杂的证明感到困惑时,又推荐了谢惠民的《数学分析》。在研究多元微积分的过程中,姜萍又遇到困难,开始学习《偏微分方程》。


一个有天赋有梦想的孩子遇到一个改变命运的老师。这位新晋教师在看到姜萍出类拔萃的数学成绩时,慧眼识珠、为她提供辅导、推荐教材,成为她探索数学世界的引路人。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

老师王闰秋本人也曾多次参加这项数学竞赛,今年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排名125,远远落在学生姜萍后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是为师者的骄傲。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数学高手和中专生的强烈反差,让姜萍成为今日舆论场的网红。公众在关注她所取得的成绩之余,也在不断追问:"未来像姜萍这样的"偏才"和"怪才"应该何去何从?

部分网友由此对当前教育制度发出质疑,"如果这样的女孩想上大学却上不了,那我们的选拔制度是不是该调整了?"。

更有言辞犀利者吐槽:"应试教育的纰漏其实很大,评论区之所以炸锅还是对应试教育'爱得深沉',很多人还是坚定不移地认为学生时代的教育做到了对天赋的充分挖掘,他们但凡认识到教育体制的僵化、师资力量的城乡差距、家庭环境的偶然性因素,都不至于太过惊讶。"


不少网友呼吁,此类不设门槛、不问身份的竞赛机制应得到推广: "中专 学生摘取数学王冠,环卫工公寓弹弹钢琴,老农民模样的大科学家袁隆平拉拉小提琴,公园休闲的老头娴熟拉一曲二泉映月,卖油翁轻松地耍着掼蛋..." 。希望每一个被综合成绩耽误的人们,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各路专家也借机热议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建议我国 对拔尖人才的遴选从群体筛查向个体选拔过渡 ,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更为精确的鉴别和筛选。

教育的对象是鲜活且千差万别的人。 理想的拔尖人才教育,应当将有天赋个体的先天禀赋充分激发出来,帮助他们取得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 攻关式"人才培养显然与此相悖。

在因材施教方面,新加坡教育从理念到制度,都值得学习借鉴。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曾说:" 不是人人都适合念大 学,不是每一张大学文凭都有同样的价值... 教育的意义是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针对特殊人才

目前有没有对应的破格录取政策?

目前除了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对数学超常学生采用特殊招生政策之外,大部分国内的选拔都以高考成绩或竞赛成绩作为录取主要选拔标准。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曾发表演讲:“我们绝对不希望我们的学生一考定终身、考一次试就决定一生的前途。考试固然重要,不能小看它。但是考试不是人生唯一一件事情,我们要让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我们不希望学生只懂得应付考试。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名学生都应该有施展才华、发挥天分的机会。”


总结

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姜萍的故事不禁让我们思考,要进一步优化人才识别机制,让有天赋、肯努力的人才有更畅通的学习发展渠道。

针对此事,通心粉们有什么看法呢?


- The End -

1 新币 = 5.3712人民币

1 人民币 = 0.1861 新币

(*截稿前更新)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福建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请小作者添加小编好友,以便制作荣誉证书。投稿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温州新教育”(微信号:wzrbxjy),点击下方自定义菜单栏“作文投稿”即可进行投稿(投稿时,请注意必填与选填)。四海山温州市黄龙第三小学五(4)班 邵文浩指导老师:陈栩迦我[全文]
    2024-12-25 04:19
  • 注意啦!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今起开始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确认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一定要在本月内完成!具体操作如下↓下载并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模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共7项包[全文]
    2024-12-04 02:19
  • 小红书上,一位网友做了一个假设假设“成都高中有段位”你的区属高中属于哪个级别?一石掀起千层浪,一个网友这样排:网友说:如果刨开“四七九”,成都实力最强、收分最高的、生源最好的高中,竟然都在高新区!!!01短短6年,新增4所“省一”,2所“省[全文]
    2024-11-13 03:49
  • 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站在学科选择的岔路口,多少会有些纠结。选择文科,数学可以一枝独秀,但其他文科科目是否会拖后腿?选择理科,似乎没有那么亮眼的优势,但可能更能激发学科间的化学反应。所以我们要明白,数学好的学生并非天生就适合学理科,而是因为数[全文]
    2024-11-13 03:49
  • 集团简介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建校于1965年,目前发展为一校多址的教育集团,并办有紫竹分校、九一分校和大兴分校。集团现有2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30人。教职员工625人,现有特级教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14人,区级骨干[全文]
    2024-11-13 03:48
  • 全文长 2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作者|陈黎明 (江苏省常熟市淼泉小学校长,第四届中国好校长)教学相长,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在课堂上,我们要时时刻刻牢记“三分教,七分学”的原则,把握“教”与“学”的平衡。提高教学质量,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全文]
    2024-11-08 03:48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福建之窗 fj.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