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午后,温暖的阳光洒在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长彦观赏鱼的鱼塘。一群漂亮的锦鲤在水里游动,争抢着鱼食,李长彦正在鱼塘给鱼儿喂食。
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在长彦观赏鱼基地的直播间里,工人们忙着把直播卖出的锦鲤,装箱密封好,搬到物流车上,五点前要赶到县城的物流中心发往全国各地。
李长彦带领自己的团队利用网络把锦鲤行销全国,在镇平像这样的“乡村能人”还有很多,他们不仅自己收获了财富,也带着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小屏幕连着大市场,玉文化产业与电商的“联姻”,让镇平县越来越多的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同时,玉雕、旅游、电商、文创多种业态叠加融合发展,也使玉文化产业成为富民和强县的新途径、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眼下的镇平县,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也逐渐返回镇平,入行直播带货以及客服、物流等配套产业,目前至少有1万人与直播产业相关。
近年来,镇平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送课下乡”“上门讲课”的模式,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网络直播”成为“新农活”,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网络,催生一批网店、网商、“网红”,带动全产业链扩大就业,实现全链条收入增加。
据了解,镇平县把电子商务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并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拉长产业链条,释放综合效应。该县在做足做实玉雕产业的基础上,立足金鱼、红薯等特色产业,仅金鱼电商产业就培育电商带头人100余人,开设网上店铺300余家,已形成辐射周边6个乡镇,40多个行政村的区域性电商产业中心。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振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过上好日子。这是镇平县立足县情,坚持以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引领,建立“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和利益联结机制作出的有益尝试,该县重点打造苗木花卉、有机蔬菜、观赏鱼养殖、林果种植加工等农业发展综合体,搭建网络数字平台,使农产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和特色农副产品都触手可及,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同时镇平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地域文化、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内涵,为群众铺就了致富的道路。
2023年以来,镇平县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为抓手,通过平台培育、人才培训、示范创建、创新服务等措施大力构建“全域电商”生态体系,助推产业发展,激发消费活力。电商产业年交易额突破350亿元,位列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第31位,河南省第1位。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源于镇平县在发展电商方面发出的一系列“组合拳”。镇平县在入驻邮政、韵达快递的基础上,新建4400平方米的物流智慧云仓,整合顺丰、圆通等快递入驻,发展共同配送。建设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米的丰物流园,其中顺丰融合仓已投入运营,提升物流集中服务水平。在建设镇平十大特色产品展示区基础上,与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签约设立进口商品展销中心镇平旗舰店,新建全市特色地产品上行中心及境的韩国、俄罗斯进口商品供应链集采展示中心,推动优特产品网络销售额提升。
由县电商协会组织,发挥县工艺美术学校电商专业的优势,一扇门公司、华米科技等专业企业作为培训主体创新“企业主导”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电商人才培育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的电商人才培育机制,统筹整合县人社、扶贫、教育、残联等部门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发挥电子电脑职业培训学校、秦巴供应链公司电商专业优势,开展精准电商实操及创业技能培训。去年以来共组织电商培训28场,培训3500余人,带动群众转化就业2000余人。
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镇平县在建设县级综合快递物流园的基础上,引导乡镇快递物流代理点通过组织创新、资源整合、渠道拓展做强做大,建立22个乡镇快递超市或菜鸟驿站,引导农村快递共同收寄、运输、分拨、投递,推动“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目前19个乡镇快递超市日均收发快递3000余件。(谭亚廷 吴吉府)